发布时间:2019-10-29 信息来源:建造师直聘网 浏览次数:
在建筑设计领域里,有异味传奇大才,他就是80多岁的何京堂,虽然已经80多岁的高龄,但是仍在建筑设计的第一线奋战。”我是一个热爱生活、热爱建筑的建筑师,”他这样评价自己。
何景堂,男,1938年出生于中国广东东莞,是岭南建筑学派的领军人物,被誉为“中国建筑的标杆”、“校园建筑的领军人物”。在建筑设计领域已有30年,他主持设计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、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扩建工程、多座著名建筑等200多个重大工程,在建筑设计领域创下非常傲人的业绩。
何镜堂曾经说过:“在中学,我喜欢绘画、数学和化学。当老师说一个建筑师一半是艺术家一半是工程师时,我就去学习了,“他在华南理工大学学习了建筑相关理论后,完全爱上了建筑,一辈子都与建筑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早在1965年,何景堂成为当时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建筑学研究生。他本以为自己会开始新的职业生涯,但是在当时的时代的动荡中,他去了中部省份湖北、以及北京等许多地方,没有机会进行自己钟爱的建筑创作。后来直到1983年,何景堂才迎来人生的转折点,正式开始了他的建筑生涯。
“我热爱建筑,想做我的建筑创作。何景堂说:“看到广东和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,我想在有机会建设的时候回来工作。”所以在1983年5月,他和他的妻子李琦夏就直接从北京回到广东省广州。
但是,我没想到的是,何景堂的“机会”来得比家人搬家还早,行李还在路上。”回到学校的第三天,我的老院长邀请我参加深圳科学馆的设计比赛。当时,我想有机会来施展自己的梦想了。”
经过宾馆客房20多天的努力,何景堂夫妇带着设计方案和模型来到深圳,一举中标。因此,造型独特、技术先进的“八角楼”深圳科学馆成为何景堂的第一部代表作,成为他人生的最初转折点的开始。
也正是这一转折点,使何景堂对今后每一个建筑设计方案形成了“三到位”的严格要求,“每一个项目都要做成精品,学术论文要通过作品的延伸撰写,建筑设计要达到优秀设计的标准。”
在严格的自我要求下,使何京堂在接下来的的16年里迎头赶上,不断创作设计出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。他和他的团队参与了多达200多所大学校园的建筑设计和规划。他还被誉为“校园建筑设计领袖”,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对此,成为院士的何景堂似乎仍然不满意。他一直以对建筑的热爱在建筑设计的第一线工作,并一直参加比赛。2010年,何敬堂收藏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——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。
“当时,全世界有344个投标方案。竞争很激烈。我没想到会中标。”何景堂回忆说,当时中国馆的建设非常困难、耗时。作为总设计师,他需要与不同的团队进行沟通和协调,这造成了很大的压力。
何景堂肩负着巨大的压力,他设计的中国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,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。何敬堂说:“这项工程体现了‘中国特色时代精神’八个字,这是我们当时的立场。最后,我想已经完成了。”
在不断参与竞争的过程中,何景堂逐渐形成了自己的“两观三性”建筑创作理论,即建筑要有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,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的和谐统一,文化与当代。
何景堂认为,建筑是技术与文化的结合,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。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,不仅要有逻辑和理性的一面,还要有浪漫的情怀。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,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。此外,建筑师还需要有团队精神。他认为,“建筑不能一个人做,好的建筑作品是通过合作形成的。”
现在,81岁高龄的何景堂仍在建筑设计一线工作。在谈到如何保持工作热情时,他笑着说:“我似乎很自然地没有刻意保持这种热情,因为我对建筑仍然充满热情,沉浸在那种犹如醉梦的氛围中,好像我已经忘记了一切。”这就是何老对建筑设计的创作的热爱程度。
对何京堂个人来说,建筑设计创作是一辈子的职业。他认为,中国建筑的发展非常迅速,但我们仍然需要探索如何走出一条有自己文化和基因的道路,满足时代的需要。”这不仅是我们这一代建筑师的追求,也是几代人的共同努力。这不仅是我们建筑师的责任,也是中国建筑不断努力的共同而又神圣的使命。